

业务联系人:高先生
联系人电话:13906157756、13706153011
传真:0510-87401649
网址:www.jsxinhua.com
邮箱:xinhua@jsxinhua.com
地址: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公园路
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加工印刷线路板用微型钻头要求硬质合金中的WC晶粒变得越来越细],因此以WC为基,Co, Ni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的发展方向,出现了新的动态,即以提高强度为目标的细晶粒硬质合金,用新开发的超细WC粉末生产的微型钻、端面铣、剪切刀具、冲裁模具和喷嘴等都得到了理想的使用效果。生产中,如何控制WC晶粒的长大是制造超细硬质合金的关键技术,减缓硬质合金WC颗粒长大的的方法有两种:一是限制烧结温度下的停留时间或采用较低的烧结温度;另一种方法是在合金中添加晶粒生长抑制剂,如过渡族金属碳化物。
中国拥有世界50%的钨资源,是世界最大的钨产品生产和出口国,对超细硬质合金的研制起步并不晚,但产品质量及品种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,出口的钨制品中主要以原料和低、中档次合金为主。
进入20世纪90年代,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在引进技改的基础上,产能逐年增加,产品性能与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。与此同时,国外同行也纷纷进入中国,外资或合资企业纷纷涌现,如廊坊山德维克厂、浦东肯纳厂、无锡瓦尔特、无锡宝长年、厦门台芝、厦门春保、天津三菱、大连富士、厦门钨业等。
国内的民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急剧增长,特别是以河北清河地区为代表的众多以废合金为原料厂家的出现,使硬质合金行业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,即外企、国企、民企各占据相应产品市场。当时的国企面临严酷的市场竞争压力,出现了在高端产品方面竞争不过“老外”,在低端产品方面竞争不过“老乡”的困惑局面。
20世纪90年代,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发展,我国硬质合金行业的体制与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。首先,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改变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局,1999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局将其下属企业划归新成立的三大集团,其中硬质合金企业划入中国稀有稀土金属集团公司。同年,中钨硬质合金集团成立,株硬和自硬以此为平台进行了首次战略合作。